本文由常年致力于统计、整理中国围棋各项数据的冯斌先生(公众号:纵横自由)原创
1978年全国棋类比赛4月13日至2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,围棋比赛的参赛单位有: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辽宁、黑龙江、山西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河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宁夏、青海等20个省、市、自治区。
第一阶段比赛为团体赛,每队4人,男女不限,固定台次,积分循环,录取前八名。本次比赛使用1978年版《围棋试行竞赛规则》,黑出二子半(《中国围棋》记载黑贴2¾子,有误)。根据团体赛每台的个人成绩,录取一台前十名、二台前七名、三台前四名、四台前三名,共24名棋手参加第二阶段的个人赛。
根据《团体赛对局选》,团体赛参赛棋手名单为(其中仍有27名棋手未知):
单位 |
一台 |
二台 |
三台 |
四台 |
单位 |
一台 |
二台 |
三台 |
四台 |
北京 |
程晓流 |
谭炎午 |
吴玉林 |
常振明 |
江西 |
|
|
|
张学中 |
上海 |
陈祖德 |
华以刚 |
杨以伦 |
王 群 |
湖北 |
欧阳世承 |
刘 力 |
|
刘乾利 |
天津 |
沈迎凯 |
|
|
|
广东 |
陈志刚 |
陈嘉锐 |
|
|
辽宁 |
蒋 锋 |
|
|
|
广西 |
王民学 |
|
|
|
黑龙江 |
聂卫平 |
鲁 健 |
陈兆峰 |
|
河南 |
黄进先 |
陈锡明 |
刘小光 |
李亚春 |
山西 |
江鸣久 |
杨晋华 |
陈慧芳 |
江铸久 |
四川 |
黄德勋 |
孔祥明 |
雷贞倜 |
陈安齐 |
江苏 |
沈果荪 |
李 钢 |
邵震中 |
章德辉 |
云南 |
秦葆平 |
许鸿霖 |
|
|
浙江 |
马晓春 |
裘瑜民 |
陈临新 |
|
贵州 |
杨慧人 |
|
|
喇国义 |
福建 |
罗建文 |
黄良玉 |
赵之云 |
罗建元 |
宁夏 |
施富民 |
|
|
|
安徽 |
王汝南 |
王业辉 |
黄永吉 |
韩启宇 |
青海 |
刘新房 |
|
|
|
(4月14日,团体赛第二轮冠军队一台陈祖德对阵亚军河南队黄进先)
团体赛经过12轮480局的激烈竞争(目前对局信息有81局,占比不到17%),最后录取前八名为:
1. 上海(陈祖德、华以刚、杨以伦、王 群)
2. 河南(黄进先、陈锡明、刘小光、李亚春)
3. 北京(程晓流、谭炎午、吴玉林、常振明)
4. 福建(罗建文、黄良玉、赵之云、罗建元)
5. 山西(江鸣久、杨晋华、陈慧芳(女)、江铸久)
6. 四川(黄德勋、孔祥明(女)、雷贞倜、陈安齐)
7. 江苏(沈果荪、李 钢、邵震中、章德辉)(《中国围棋》这里记载有误,误作沈果荪、徐荣新、蒋长生、邵震中)
8. 安徽(王汝南、王业辉、黄永吉、韩启宇)
团体赛成绩简表(取前八名):
名次 |
单位 |
得分 |
名次 |
单位 |
得分 |
1 |
上 海 |
24 |
|
黑龙江 |
12 |
2 |
河 南 |
18 |
|
湖 北 |
12 |
3 |
北 京 |
17 |
|
云 南 |
12 |
4 |
福 建 |
16 |
|
贵 州 |
10 |
5 |
山 西 |
16 |
|
江 西 |
9 |
6 |
四 川 |
15 |
|
辽 宁 |
8 |
7 |
江 苏 |
15 |
|
广 西 |
8 |
8 |
安 徽 |
14 |
|
天 津 |
3 |
|
浙 江 |
13 |
|
青 海 |
3 |
|
广 东 |
13 |
|
宁 夏 |
0 |
(1978年团体赛在一台取得11胜1负的王汝南在比赛中)
(取得11胜1和不败战绩的“铁二台”上海队华以刚在比赛中)
安徽队一台王汝南取得了11胜1负的最好成绩,上海队二台华以刚更是取得了11胜1和的不败战绩,“铁二台”大名不胫而走。以下各台次获得参加个人赛资格的棋手为(含个人得分):
一台(10名):王汝南(22)、陈祖德(20)、聂卫平(18)、黄德勋(16)、沈果荪(16)、马晓春(16)、江鸣久(16)、罗建文(16)、黄进先(14)、程晓流(12)
二台(7名):华以刚(23)、陈嘉锐(19)、黄良玉(19)、杨晋华(18)、陈锡明(16)、谭炎午(16)、刘 力(15)
三台(4名):刘小光(20)、吴玉林(20)、雷贞倜(19)、杨以伦(18)
四台(3名):王 群(22)、江铸久(19)、罗建元(18)
(4月21日,团体赛第7轮,浙江队一台13岁的马晓春对阵两届全国冠军黑龙江队聂卫平,这有可能是聂马双雄在正式比赛中的第一次交手)